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Wuhan Center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 Control

RESEARCH & COOPERATION

科研工作

武汉市疾控中心2010年度鉴定获奖成果介绍——武汉地区星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发表单位: 原创文章发表时间:2011-04-07 字体大小:
分享到:

成果名称:武汉地区星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主持人:刘满清 
    主要研究人员:彭劲松、胡权、杨北方、周敦金、王远虹、唐力等 
    成果等级:2010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简介: 
    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2004.6~2005.5和2007.7~2008.6两年的监测,对武汉地区腹泻人群中星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对该人群中存在的星状病毒的时间分布、人群来源地区、年龄和性别分布、基因型别和特点等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星状病毒在武汉地区腹泻人群中的感染率为8.46%,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和50岁以上老年人是星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其感染率分别为12.01%和5.38%;星状病毒的感染无性别差异和城乡地域差异,且一年四季均可引起感染;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武汉地区流行的星状病毒以基因1型为主,但其中绝大部分为1b谱系,同时又有其他基因型星状病毒的散发;基因1型武汉株星状病毒与北京、蒙古株星状病毒有最高的同源性,呈现明显的地域相关性;1b谱系星状病毒可以进一步划分为3个群,群的划分与基因进化特点呈现明显的时间相关性;在儿童和成人腹泻人群中检出的星状病毒毒株具有相同的溯源。 
    通过对本研究中发现的唯一一株基因3型星状病毒的ORF2全基因序列分析发现,WH1859株星状病毒的ORF2全长由2385-bp核苷酸、795个氨基酸编码而成,其与基因库中所有其他基因3型星状病毒的同源性小于95%且进化距离大于0.05,为区别于基因库中其他所有基因3型星状病毒的新的亚型。多重比较ORF2氨基酸,未发现WH1859株星状病毒在已知免疫学位点的明显改变。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在国际上首次鉴定出一株基因3型星状病毒新亚型;首次对一个城市的全年龄段腹泻人群星状病毒感染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将对我市星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开发、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我市、乃至我国星状病毒感染、腹泻病的防治政策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