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山出血热是近年首先在我国的中部地区发现的蜱传疾病。 2009-2010年发生在我国湖北河南两省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血小板减少等临床症状的患者及死亡病例,该病为我国新发传染病,医护人员对该病认识较少,一旦误症,死亡率很高。为了把这种不明原因,死亡率较高的传染病调查清楚,武汉市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展开行动,在湖北省、河南省疫区约14个县开展调查工作,疑似无形体病人主要分布在淮阳山地区,地处桐柏山、大别山一带,大多数患者住在偏僻的地方,最忙的时候,一个月连续22天在野外工作。最终疾控团队在蜱虫里发现了新型布尼亚病毒,并命名为淮阳山病毒,成功揭开“蜱虫咬人致死”之谜。“淮阳山出血热的研究”项目就是针对该疾病的病原学、病原遗传多样性、临床特征及病原传播媒介蜱的生态学研究。首次明确了长角血蜱和微小牛蜱是淮阳山出血热的主要传播媒介,病毒通过蜱虫叮咬感染人致人发病。本研究成果提供了有效的诊断建议标准和治疗方案,为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已经可以在发病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多西环素治疗有效,可联合头孢、病毒唑效果较好,使得淮阳山出血热的病死率从2009年的20%左右下降至10%左右,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在处置武汉市首起淮阳山出血热暴发疫情时,能及时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挽救了濒临死亡患者的生命,尽早采取隔离措施,阻止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此后,通过及时正确的健康教育宣传和引导,广大群众对蜱虫的认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使许多被蜱虫叮咬的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社会效益无可估量。该研究成果还对“淮阳山出血热”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疫苗研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