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首页专业动态

我国大肠癌发病年增4.2%

发表单位: 武汉市疾控中心发表时间:2012-06-19 字体大小:
分享到:

新华网上海6月17日专电 来自此间举行的第八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的消息: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12/10万增长到目前的56/10万,升速约为每年4.2%,远高于2%的国际水平。目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数已超过美国,发病率在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5位。
  此外,与国际发病高峰在60岁至70岁相比,我国大肠癌患者的发病高峰明显提前,为50岁至60岁。因此,4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有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有大肠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筛查。专家介绍说,大肠癌的筛查非常简便,对于大便隐血为阳性的患者可以使用肠镜进行进一步筛查。
  据今年4月11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癌情监测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成为上海继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二位死因,其中,大肠癌发病增速最为显著,从常见恶性肿瘤排行榜的第六位升至第二位,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已为晚期。为此,上海已经投入上亿元资金,在数百万人群中开展大样本的大肠癌筛查工作。
  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新裕教授表示:肝转移是大肠癌治疗的重要问题,25%的大肠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发现肝转移,25%的患者在治疗中发现肝转移,未经治疗的肝转移大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仅9.6个月,而早期的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介绍说,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几乎所有的传统开放手术均可以使用腹腔镜完成,病人无需剖腹,恢复快、疼痛轻、术后粘连少,但是内镜手术必须针对早期患者开展。机器人辅助大肠癌手术特别适用于操作空间狭小、技术要求高、需要精细解剖操作的大肠癌,目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经开展大肠癌机器人手术约80例,病例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