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Wuhan Center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 Control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题

砥砺初心显本色 战“疫”前线勇担当

发表单位: 原创文章发表时间:2020-03-01 字体大小:
分享到:

新闻线索:武汉市疾控中心第三党支部的总务科、消媒所、艾防所等部门的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挺身而出,为疫情防控中的后勤保障、物资采购、消毒与院感工作、流调与信息报送工作贡献每一滴汗水,守护人民健康,用付出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一天从哪里开始?从清晨七点的闹钟、从还留有余温的温暖床铺,但对于疫情期间市疾控中心第三党支部的32名党员们来说,一天往往是从电脑面前、从办公室内硬邦邦的折叠床上开始的。新的一天来临时,他们也许在办公桌前埋头报表,也许在定点医院的现场指导改造,也许在确诊患者的ICU病房里开展流调,也许正在与供货商反复协调发货时间。

自疫情发生后,第三支部的党员们发挥专业优势,在物资采购、后勤保障、消杀院感、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疫情监测与报送等不同领域献智出力,无论担任何种职责,他们都身体力行、竭尽所能,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致敬“逆行者”,他们的工作很“紧张”

起草方案、制定指南、指导改造、现场消毒,自疫情发生以来,第三支部的消毒与院感组忙个不停。他们的工作人手紧张、时间紧张、任务紧张:有的同志去前线支援方舱医院的建设、有的同志去市指挥部协助物资的审核,但是疫情不等人、时间不等人,他们必须加快步伐赶往定点医院指导改造、让更多病人能够尽快入院;必须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开展消杀、及时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的可能。

支部副书记陈晓敏在所长被临时抽调前线的情况下,承担起了临时组长的责任,不仅统筹办公桌前的方案起草及资料上报工作,也和支委周良才、支部的王斌、余汉斌等同志一起承担外出消毒的任务。全方位消杀工作常常要使用浓度较高的消毒剂,尽管穿戴了防护用具,大家还是经常被熏得眼泪直流、咳嗽不停。他们开展工作的地点也往往是感染风险很大的地方,光是华南海鲜市场,他们就去了七、八次。不仅消毒,还要抓老鼠、找粪便,哪里危险去哪里,只为溯源工作采集样本、提供有效线索。

全市重点收治医院、集中医学隔离点、方舱医院等单位的感染防控指导工作也是他们的“重头戏”,为了及时完成改造、尽力收治病人,组内支部党员刘小丽和许慧琼等人经常被紧急叫到医院进行指导。有天晚上10点,好久没有回家的刘小丽正准备回去看看孩子,却忽然接到医院的紧急电话:“我们被紧急征用为定点收治医院,急需到现场指导改造。”她毫不犹豫赶往医院,与现场的同志反复协商、敲定改造方案,等回到家中已是凌晨1点。

有的同志的孩子才刚刚出生、有的同志的妻子马上临盆,32年党龄的梁建生所长已年近花甲,却也毅然前往火神山,常常到凌晨四、五点钟才结束工作……消毒与院感组的同志们不喊苦不喊累,一天掰成两天过、一人当成几人用。“明知前路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同志们相互支持、攻坚克难,做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保障“生命线”,他们的服务很“硬核”

凌晨2点,第三支部书记吴太林接到电话,电话那头告诉他一笔物资马上要到达中心大楼,他立即从办公室的折叠床上爬起来,喊上几名同事下去搬运物资,卸货、搬运、清点、入库,总务科的同事们有条不紊地厘清流程,确保每一笔物资完整入库,最终能用在疫情一线的“战场”上。凌晨四点,货物清点完毕,支部党员徐旭得知一直联系跟进的另一批物资马上运抵武汉市,但由于物流司机对本地路况不熟系,他必须立即到高速路口接货。喊上同支部的车队队长潘兵,两人准时出发,冒着冷雨向高速收费站驶去。这是武汉封城的第三天,正月大年初一,武汉市依旧在沉睡。

又是封城、又是春节,疫情期间的物资采购尤其困难。但物资就是战士们的“弹药”,保障物资充足就是保障抗疫阻击战的“生命线”。中心党委要求总务科火速采购应急物资、明确送到一线人员手中的时间,确保准时到位、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徐旭作为总务科采购部门的负责人挑起了重任,从确定供货商、联系全国各地的厂家确定库存,到全程跟进物流、接货搬运,整套流程走下来,徐旭一天要接上四五十个电话,一大早到高速路口接人乃至找人,也成了特殊时期的工作日常。因为物资和人手不足,徐旭把私家车当货车用四处筹措物资,装车卸车自己上,连续工作四十天后,身体实在支持不住的他请了一天假休息,却又在当天下午回到单位对接另一批物资……作为一名曾参加过汶川地震救灾备战的军人,徐旭说这算不了什么,“采购组虽然不是一线,但会尽最大努力保护好一线的同志们,提供最坚强的物资保障。”脱下了军装,他带着他的采购小组也是一支能打敢拼的突击队,展现出战“疫”先锋的别样风采。

物资到达后,李羽欣和高峰又忙碌起来,忙着清点货品数量、分类入库。李羽欣介绍,中心目前的物资来源主要是三类:采购、下拨和捐赠,物资种类、数量和来源渠道的增加,给盘点及发放工作带来不小了困难,光是防护服就出现了10种不同的型号。这天夜里九点,她还在进行出入库的工作,这个1岁孩子的妈妈说:“这次疫情让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每次需要帮忙的时候,支部的同事们都是一呼百应,让我觉得很温暖。”

外出流调、应急加班、样本运输等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背后是12位驾驶员们早出晚归的付出。餐馆关门,驾驶员就自带方便面、饼干,解决一日三餐;疫情期间任务重,车队离不开人,驾驶员们就24小时轮班,住在单位;有时候工作时间长,驾驶员们也不曾离开,凌晨五点还在车里等候。18年党龄的车队队长潘兵留守单位时间最长,车辆调度、跟着采购组跑物资,卸货搬运也常常能看见他的身影。定点医院、社区街道、消杀现场,驾驶员们最多的一天出车34次,冒着风险跑遍了人们避之不及的地方。

支部委员殷良斌负责的食堂和物业也为中心提供了“硬核”服务。疫情发生后,原本计划休息七天的食堂被紧急召回,即使有许多师傅因为封城的原因无法及时赶到,1月28日,正月大年初四,食堂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复工了,开始为全体中心职工及各地前来支援的疾控工作者们提供就餐服务。不仅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晚餐,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还要对饭菜进行分装打包,人手不足、采购困难、交通不便都难不倒他们。物业的师傅们也一直坚守到现在,员工不够就主管上,安保巡逻、环境卫生、垃圾转运、医废处理,为营造最清洁卫生的工作环境,物业的师傅们一直在努力。

12月底以来,第三支部总务科累计完成采购、调度任务480笔,口罩28万只,病毒采样管43万支,防护服8000件,检测试剂53万人份;1月3日起,累计出车1133次;1月28日复工至今,累计提供近17000人次的就餐服务……数字背后,是第三支部党员们面对考验的抉择、挺身而出的担当,是他们的责任与坚守、汗水和付出,他们连成了坚固的抗疫“生命线”,造就一道可靠的战斗一线保障壁垒。

做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

第三支部的许多党员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了“螺丝钉”精神,哪里人手紧缺,就去哪里帮忙。刘普林、刘聪这两位同是入党15年的“老人”,主动请缨,分别加入了信息报送与流调的队伍,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作为一名资深的公共卫生专技人员,1月2日,刘聪在中心党委的号召下主动请缨上一线,并被任为流调组一队队长,带领队员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单位领导及专家指导下,刘聪仅用2天时间就参与起草完成了相关病例对照方案,为后期的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在定点医院开展流调时,他经常要全副武装在ICU待上五六个小时,视线模糊、浑身汗湿,晚上回到单位整理报告又要熬到转钟……可他却说:“我觉得很值得。”

自疫情初始就冲锋在前的刘普林,是中心疫情监测和信息收集报送组的组长。为了节省时间完成全天不停转的工作,他在办公室里安了家,用更多的时间,和自己三个小组的组员们待在一起。作为工作组的核心,刘普林要统筹组内工作、还要协调区疾控及指挥部等各相关部门核实数据,电话24小时响个不停,每天不是在工作,就是在赶去工作的路上。他与他同在抗疫一线的妻子,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是党员,就冲上一线”。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扎根于武汉这个英雄的城市,市疾控中心第三支部的党员们用行动表示了他们无畏一切考验的淬炼。守护人民健康,这职责值得他们不停脚步,值得他们咬牙坚持,将党旗插在抗疫最前线的阵地上。